德国拜耳公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拜尔医药

   拜耳(bayer)公司是世界最为知名的世界500强(<财富>)企业之一。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拜耳的发展史就是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公司于1863年在德国创建。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  

目录

拜耳全球历史

染料推销员Friedrich Bayer和主染色员Johann Friedrich Weskott合作创立了"Friedr. Bayer et comp.",以生产和销售合成染料。尽管使用煤焦油衍生物生产染料的历史仅有几年,却为年轻的化工行业开创了全新的业务领域。

公司在Wuppertal-Elberfeld设立了科学实验室(1878至1912年间为公司总部),制定了行业研究的新标准。经过不懈努力及孜孜探索,拜耳研发出了众多中间产品、染料和药品,其中包括"世纪之药"——阿司匹灵。阿司匹灵由Felix Hoffmann开发,于1899年投放市场。在这段时期,拜耳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出口远至中国,并在俄罗斯、法国、比利时、英国和美国设立了分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Elberfeld已无法满足继续扩张的需求。因此,拜耳首先于1891年收购了Dr. Carl Leverkus & Sons North of Cologne工厂,继而购买了莱茵河沿岸的一些其它土地。1912年,公司总部迁至勒沃库森。

二战以后,拜耳又一次集中精力投身研发工作,为重新建立业务运营奠定了基础。聚氨酯化工的进一步发展、新作物保护产品、聚丙烯腈纤维Dralon等纤维、热塑材料模克隆、新合成纤维染料和其他诸多发明均在公司的扩张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脑血管药、皮肤抗真菌药、广谱抗生素等新产品相继从拜耳的制药实验室诞生。 1988年,拜耳庆祝成立125周年。同年,拜耳集团成为首家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德国公司。

1994年,拜耳收购了Sterling Winthrop的北美自我药疗企业——这是公司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事件,因为此次收购使公司得以在美国重新使用"拜耳"作为公司名称。这是75年来拜耳首次以自己的名称并以拜耳十字标识作为企业标识在美国开展运营。1995年,美国的Miles Inc.被重新命名为拜耳公司。 2002年,拜耳股票以BAY为股票代号在全球最重要的证券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7月1日,拜耳集团开始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重组,从而形成了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

2013年,拜耳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

拜耳

拜耳在中国

拜耳与中国的联系可以追溯到1882年,拜耳首次在中国销售染料。如今,拜耳对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投入稳步提升。本着"拜耳解决方案——应中国之需"的承诺,拜耳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逐步投资发展为目前的大规模的、世界级资产投资。目前,大中华区已成为拜耳在亚洲的最大的单一市场。2012年,拜耳在该区域的销售额达到35亿欧元左右。目前拜耳在大中华区拥有13,000 多名员工,大中华区业已成为拜耳全球投资的主要重心之一。

拜耳在中国的核心策略就是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拜耳始终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并与政府各有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中国市场的需要。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了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如农业问题、能源紧缺、公共卫生、环境污染等,并将针对这些挑战,加强解决力度,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在全球,拜耳的使命是"科技创造美好生活";这一理念在中国应用起来就是"拜耳方案,应中国之需"。

拜耳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三大子集团——拜耳医药保健、拜耳作物科学及拜耳材料科技,同时还设有一家服务公司——拜耳技术服务。拜耳在大中华区运营多家生产工厂。目前,本地生产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伴随着正在进行的一些重大投资项目,拜耳致力于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合作伙伴。

业务领域

目前,拜耳集团在大中华区拥有17家企业,其业务主要集中于三大子集团——拜耳医药保健、拜耳材料科技及拜耳作物科学,同时还有一家属于拜耳技术服务子集团下的服务公司——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拜耳研发

创新不仅对拜耳应付全球挑战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拜耳实现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2012年,拜耳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30.13亿欧元,相当于销售额的7.6%。此外,拜耳还特别注重新产品开发,以强化核心业务。为实现公司的增长目标,拜耳持续进行革新、拓展产品范围,并优化其生产流程。其研发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陆续经历了一系列整改过程。若干所知名高校、公立研究机构及合作伙伴公司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旨在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将其新理念迅速转化为成功的产品。此外,公司还对内部研发部门的员工进行了系统有序的发展培养。

在集团的全部研发支出中,拜耳医药保健占了 65%,拜耳作物科学占了26%,拜耳材料科技占了8%。在集团的全部研发支出中,拜耳医药保健占了 65%,拜耳作物科学占了26%,拜耳材料科技占了8%。2011年,拜耳作物科学的研发支出为7.23亿欧元,约占整个拜耳集团研发支出的25%。重点研发领域除作物保护研究外,还包括种子和植物性状,其主要目标为改善作物的农艺特性和质量。应用于该领域的科技包括向农业生产者和工业合作伙伴提供对棉花、油菜和水稻等重要作物进行改良—从靶基因识别到植物发育,所需的一切手段。

拜耳医药保健产品

拜耳医药保健子集团的研发活动专注于寻找和开发新型活性物质, 以治疗目前尚未有理想疗法的疾病。拜耳医药保健子集团在2010年研发经费为21亿欧元,占拜耳集团总研发投入的 68%。处方药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心血管、血液、肿瘤、女性健康及影像诊断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承担责任—积极主动

拜耳一贯秉承可持续发展概念:公司一切活动均以经济、生态与社会承诺并重。我们的使命陈述中这样写道:“我们承认并且理解,公司是身负社会及道德责任的企业公民,并承诺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本集团的主要企业价值观是尊重人类与自然及坚持可持续行动。

我们坚信,创新是企业持续致胜的关键。公司的技术与商业专知便是以此为基础,正如集团使命的另一部分所明确陈述的一样,这也给了我们这样的信念:“我们有责任增进全人类福祉、展现社会承诺,并持续积极促进可持续环保发展”,这与我们企业的标语不谋而合:“拜耳:用创新科技使生活充满动力”。 我们参与的全球300项计划,彰显出本公司的社会责任。我们每年在这些计划上的投资约5千万欧元。这些计划的重点在于教育与研究、环境与自然、健康与社会需求,以及体育和文化活动。

拜耳可持续发展政策概述可持续发展对本企业全球活动的意义。拜耳可持续管理的重点,包括重视企业目标、定期透明的报告以及集团政策。同时“拜耳合规及企业责任计划”也建立了我们全球活动的主要构架。

我们通过国内外网络积极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组织包括德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Foru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erman Business)、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等,而拜耳也正是全球契约的创办成员之一。自1994年以来,我们也积极参与由化学产业发起的全球责任关怀计划,不断提升员工与地方社区的安全,以及健康与环保水平——我们的标准通常比法定要求更为严格。

拜耳志愿者协会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拜耳集团在其开展运营的世界各地履行自己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在中国,拜耳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即平衡经济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

拜耳志愿者协会于2007年正式成立。拜耳公司希望通过员工志愿者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教育、公共健康、慈善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在为被服务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公司的社会地位,进而提升公司的价值。

自成立以来,拜耳志愿者协会在拜耳企业社会责任团队的支持下,已经在帮助弱势群体和提高环保意识方面支持了许多活动。目前,拜耳志愿者协会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等地。

拜耳研发里程碑(截至2004年)

参看

站外链接

关于“德国拜耳公司”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